【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⑰】重庆:持续绿色转型******
【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⑰】
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
“我们一期的6条生产线今年将全部建成投产,还将启动二期24条生产线的建设。”1月7日,位于重庆涪陵高新区的卡涞项目施工现场,设备调试安装和厂房室内装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。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姜帆介绍,总投资10亿元的涪陵卡涞项目全部完成后,每年将生产300万件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,成为涪陵新材料产业的新引擎。
2022年底,重庆市经信委发布《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创建名单》,涪陵高新区以动力电池系统、轻量化部件为特色入选创建名单。
同样位于涪陵高新区的吉利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,施工场面热火朝天。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“动力心脏”,其品质直接决定整车性能。该项目规划面积480亩,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,是全市百项重点推进项目之一。
2022年12月29日,重庆市委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,明确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持续推进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发展等七方面的重点任务。按照《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(2022—2030年)》,涪陵高新区已引进吉利涪陵12GWh动力电池、卡涞科技、达新半导体6英寸IGBT晶圆产业化等项目,着力打造涪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,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化、新能源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转型发展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09日 01版)
生态环境部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******
生态环境部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
确保功能不降面积不减性质不改
本报讯 记者张维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行政规范性文件《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《办法》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制度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,规范生态环境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,最终目的是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,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、面积不减少、性质不改变,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,保障国家生态安全。
据介绍,生态环境部主要从谁来监督、监督什么、怎么监督、监督结果怎么应用四个方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。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督主体;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监督事项,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相关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、生态保护红线内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监督;明确具体的监督手段和措施,主要是通过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审核意见,依托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和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等;通过信息公开、纳入生态环境领域相关考核、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、依法依纪依规移送查处问责等多种方式,形成监督闭环,强化监督结果应用。
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 |